華萃薪傳 ─ 第一屆全港小學中國歷史文化常識問答比賽
中華文化燦爛多元 薪火不熄 代代相傳
按此下載報名表格
按此查看比賽閱讀材料和賽前小提示
簡介:
中華文化是小學中文科和常識科的重要學習元素。學生透過中文科和常識科,能從不同角度認識中國歷史與中華文化,並培養欣賞和承傳文化的心。為此,教育局課程發展處於2021年主辦「華萃薪傳—第一屆全港小學中國歷史文化常識問答比賽」。 是次學界比賽由中國文化研究院協辦,旨在透過問答競賽,加深學生對中國歷史與中華文化的認識,提高其學習興趣,並加強學界學習中國歷史及中華文化的氛圍。
是次比賽的對象為全港小學四至六年級學生,成績最優秀的九間學校將會參加於電視台舉行的準決賽和決賽,爭奪終極冠軍!
比賽流程:
2021年4月26日(一) 至5月4日(二): | 初賽(網上問答比賽) |
2021年5月11日(二): | 公布準決賽名單及賽制詳情* |
2021年6月至7月: | 準決賽及決賽 |
註: *因應疫情情況,準決賽和決賽安排容後公布。
比賽形式:
賽事 | 日期 | 項目 | 形式 |
第一階段:初賽 | 2021年4月19日(星期一) 至 2021年4月21日(星期三) |
初賽前網上平台測試 | 網上問答比賽 |
2021年4月26日(星期一) 至 2021年5月4日(星期二) (不包括星期六、日) | 初賽 | ||
第二階段:準決賽及決賽 | 2021年6月至7月 | 準決賽(9隊進3隊) | 現場實體比賽 |
決賽(3隊) |
➢ 參賽學生必須為:小學四至六年級學生。
- 每校參賽人數為最少二十名學生,參與初賽人數不設上限。
- 參賽學生必須以大會所提供的帳戶登入指定網上平台作賽。
- 參賽學校可瀏覽比賽網站的相關閱讀材料作參考。(詳情會稍後上載)
- 每名學生只可參賽一次,須在限時十五分鐘內,回答三十條題目,題目範疇圍繞歷史、文化、地理和語文常識。
- 根據入圍準則,主辦機構將選出九間學校晉身第二階段(準決賽及決賽,現場)。*
- 初賽結果暫擬於2021年5月11日(二) 在比賽網站內公布,成功晉身第二階段(準決賽及決賽,現場)的學校將獲專函通知。
- 準決賽和決賽均以隊制方式進行,一間學校為一隊,每隊五人。
- 所有參與第二階段(準決賽及決賽,現場)的隊員(不論正選或後備)都必須曾經參加第一階段(初賽,網上問答比賽)。
- 有關準決賽及決賽的細則,大會將稍後公布安排。
- 如現場賽事因疫情關係取消,比賽的冠、亞、季軍獎項將由晉身第二階段的首三名學校奪得。*
註: *比賽以全校參與學生中,首二十位最高分數之學生的總平均分數及答題時間最短者為晉身第二階段(準決賽及決賽,現場實體比賽)之準則。
比賽獎項:
- 參加初賽的學生將獲紀念狀乙張。
- 全港各區參賽學校總平均分*最高的第一至第三名學校,可獲「十八區卓越表現獎」。
- 全港學校中,學生參與率最高的三十所學校將獲得「最積極參與學校獎」。*
➢ 第二階段(準決賽及決賽,現場實體比賽):
- 冠、亞、季軍各一隊。
冠軍隊伍:獎杯一個、書券港幣5000元正、平板電腦五部。
亞軍隊伍:獎杯一個、書券港幣4000元正、電子閱讀平板五部。
季軍隊伍:獎杯一個、書券港幣3000元正。
- 所有參加第二階段(準決賽及決賽,現場)的學生均可獲獎狀乙張及書券。
- 各區獲獎學校將獲邀出席決賽頒獎禮,並獲獎座一個,以茲勉勵。
參加辦法:
- 有意參加的學校,請於2021年3月19日(五)或以前,填妥活動報名表,傳真2603 0995或電郵至events@acsohk.org.hk。
賽前小提示:
1.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涉及的知識很多,學生可以怎樣作更好的準備?
🙂 大會精心編寫了適合小學生閱讀的參考材料,讓學生從閱讀中豐富中國歷史文化知識。
閱讀材料共有六項:
【點擊封面下載】
2. 學校老師想了解更多關於比賽的詳盡資料,可以怎樣做?
🙂 有意參加的學校歡迎聯絡中國文化研究院(見聯絡查詢)。此外,已報名參賽的學校老師也可以參加在2021年3月23日(二)舉行的簡介會,屆時協辦機構將會具體介紹比賽內容和細節,並回答相關查詢。敬請密切留意。
3. 學生能否有機會在初賽前熟習比賽的題目形式和作答系統?
🙂 由於初賽是以網上比賽的方式進行,為了讓學生熟習答題平台的操作方法,以及題目的設題模式(全部為多項選擇題),大會2021年4月19日(一)至4月21日(三)舉行「賽前測試」,學生可以用獲發的登入資料進入平台,進行試答。詳情容後公布。
聯絡查詢:
如對活動細則有任何疑問,請電郵至events@acsohk.org.hk;致電:2603 3551、2603 3580與項目主任胡小姐或陳小姐聯絡。
學術顧問(排名按筆畫序):
顧問名單 | 機構 | 職位 |
何文匯教授 |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 | 榮譽教授 |
招祥麒校長 | 陳樹渠紀念中學 | 校長 |
范永聰博士 |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 高級講師 |
施仲謀教授 |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 | 系主任 |
梁萃行博士 | 嶺南大學歷史系 | 系主任及副教授 |
梁操雅博士 | 香港教育大學 | 客席講師 |
單周堯教授 | 香港能仁專上學院中文系 | 文學院院長 |
彭淑敏博士 | 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 | 助理教授 |
楊永安教授 |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 | 名譽副教授 |
廖舜禧博士 |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 | 高級講師 |
劉智鵬教授 | 嶺南大學歷史系 | 協理副校長 |
潘銘基博士 |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 | 副教授 |
劉衛林博士 | 香港城市大專業進修學院 | 講師 |
盧鳴東教授 | 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 系主任 |
譚家齊博士 |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 助理教授 |
羅婉嫻博士 |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 一級講師 |
主辦機構:
教育局
協辦機構:
中國文化研究院
支持機構(排名不分先後):
1. 津貼小學議會
2. 香港資助小學校長會
3. 九龍地域校長聯會
4. 官立小學校長協會
5. 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
6. 新界校長會
7. 香港特殊學校議會
8. 香港島校長聯會